欢迎访问 新能源纪实网!

网站首页

2022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显示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 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

发布时间:2023-09-14 来源: 水利部网站 作者:佚名

水土流失状况是反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综合性指标。近期,水利部组织完成了2022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65.34万km2,较2021年减少2.08万km2,减幅0.78%,年际减少量和减幅均较上年度有所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水土流失持续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的良好态势,水土保持率从2011年的68.88%提高到72.26%,中度及以上侵蚀占比由53.08%下降到35.28%。监测结果充分表明,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水利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保护优先、系统治理、机制创新、两手发力,推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符合自然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之路,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全面实施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水蚀风蚀交错区等区域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开展一系列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和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均实现持续好转。

从类型上看,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面积109.06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56.28万km2,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1.10%、58.90%。水力侵蚀面积减少1.52万km2,减幅1.38%,风力侵蚀面积减少0.56万km2,减幅0.36%。水力侵蚀减少面积和减幅均高于风力侵蚀。

从总体格局看,东、中、西部水土流失面积均有所减少,西部地区减少量大,中部和东部减幅大。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23.35万km2,较2021年减少1.37万km2,减幅0.61%。中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8.39万km2,较2021年减少0.43万km2,减幅1.48%。东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3.60万km2,较2021年减少0.28万km2,减幅2.03%。

从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看,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区等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水土流失状况继续好转,水土流失面积年度减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地区年际减幅为1.93%,是全国平均减幅的近2.5倍。长江经济带减幅为1.5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区减幅为1.03%,其中西北黄土高原减幅达到1.48%。

与2011年相比,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减少了18%、14%、14%,水土流失状况明显改善。

从重点关注区域看,东北黑土区、西南石漠化地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相比2021年减幅在1.18%~1.53%之间。高寒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和三江源国家公园水土流失面积减幅分别为0.43%和0.23%,减幅均较上一年度有所扩大。

从大江大河流域看,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6%,水土流失面积94.75万km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78.30万km2,占全国水力侵蚀面积的71.80%,风力侵蚀面积16.45万km2,占全国风力侵蚀面积的10.53%。各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均呈好转趋势,水土流失面积较2021年平均减幅为1.48%,较上年度扩大0.19个百分点。

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看,40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面积年际减幅为0.74%,其中,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减幅达1.33%,是全国平均减幅的1.71倍,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减幅为0.45%,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及生态保护修复效果明显。

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看,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水土流失面积均有所下降,水土流失面积占其土地面积的27.70%,较2021年减少0.66万km2,减幅0.62%。水土保持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减幅最高,生物多样性维护型次之,水源涵养型、防风固沙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状况也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同时,水利部始终把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作为控制人为破坏“增量”的重中之重,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绿水青山,构建起以遥感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通过“天上看、地面查、全覆盖”水土流失遥感监管,及时发现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水土保持全过程全链条监管体系,依法依规严格监管人为水土流失。全国人为水土流失发生率和侵蚀强度实现持续下降,人为扰动地块水土流失发生率较2019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强烈及以上占比由31.52%降至17.80%。

近年来,水利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盯断流河道和萎缩干涸湖泊修复、河湖生态保护治理等重点任务,组织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有效保障河湖生态水量,恢复河流生命、重现流域生机。2022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对比分析,对白洋淀、石羊河、台特玛湖等生态脆弱河湖复苏后的水土保持及生态改善情况进行了重点监测。结果显示,白洋淀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白洋淀及周边区域退耕还淀面积48.08km2,湖泊水面增幅43.11%,湿地滩涂面积增幅7.31%,林草园地面积增加20.19%,高覆盖度植被面积增长77.19%,水土保持功能稳步提升。石羊河生态调水工程影响区水土保持及生态改善效果显著。与2000年调水工程实施前相比,工程影响区域约4600km2范围内,沙地面积减少21%,植被面积增加32%,植被覆盖度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下降,强烈及以上面积减少了93%。干涸51年的石羊河尾闾青土湖于2010年重现,2022年监测时水域面积达到14km2,有效促进了植被恢复,青土湖区及周边31km2范围内,植被面积由不足1km2增加到7km2。台特玛湖生态输水影响区生态环境明显趋好。与1998年输水工程实施前相比,台特玛湖及周边区域约1000km2监测范围内,沙地面积大幅减少70.79%,河道湖泊等水域面积增加近三倍,水土流失面积减少63%,植被面积增加了一倍,植被覆盖度提升了7个百分点。

下一步,水利部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全力推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坚决担负起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政治责任。坚持系统观念,打好预防保护“控增量”、综合治理“减存量”、强化管理“提质量”组合拳,持续改善全国水土流失状况。建立严格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监管制度,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围绕重大国家战略,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高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健全水土保持工作协调机制,建立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综合运用产权激励、金融扶持等政策,有效带动激发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积极性,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科技等基础支撑能力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以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新能源纪实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新能源纪实网 xjs.nyw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64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